Home

清洗服务 - 陶氏_GE_海德能_东丽_世韩

纳滤膜元件清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

发布时间:2025-08-21

  纳滤膜元件在长期使用中,因污染物沉积会导致过滤性能下降,因此需要定期清洗。但清洗过程若操作不当,易出现各类问题,影响清洗效果甚至损伤膜元件。以下是清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关说明:

  清洗时机把握不当,污染持续累积

  部分用户在纳滤膜元件产水量下降或过滤效果衰减初期,未及时进行清洗,导致污染物(如有机物、胶体、微生物、盐分等)在膜表面逐渐固化,形成难以去除的顽固垢层。此时即使加大清洗剂浓度或延长清洗时间,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膜性能,甚至因污染物长期附着导致膜孔堵塞或材质老化,缩短膜的使用寿命。

  清洗剂选择不合理,损伤膜元件或清洗无效

  与膜材质不兼容:纳滤膜材质多样(如醋酸纤维素、复合膜等),若选用的清洗剂(如强酸性、强碱性或氧化性试剂)与膜材质冲突,可能导致膜表面氧化、孔径变形或结构破坏,直接影响分离性能。

  与污染类型不匹配:不同污染物需针对性选择清洗剂(如有机物污染需用碱性清洗剂,无机结垢需用酸性清洗剂)。若清洗剂类型错误,会出现 “清洗后效果短暂,很快再次污染” 的情况,无法从根本上去除污染物。

  清洗参数控制不当,影响效果或引发风险

  浓度与温度失衡:清洗剂浓度过高可能加剧膜腐蚀,浓度过低则无法彻底去污;温度过高可能超出膜的耐受范围,导致膜材料老化,温度过低则会降低清洗剂活性,影响清洗效率。

  时间与压力失控:清洗时间过短,污染物未充分溶解;时间过长,可能使膜在清洗剂中过度浸泡而受损。此外,清洗时若压力控制不当,过高的压力会导致膜组件受压变形,过低则无法使清洗剂充分流经膜表面,形成清洗死角。

  冲洗不彻底,残留药剂影响产水质量

  清洗后若未用足量清水彻底冲洗膜元件,残留的清洗剂会进入后续产水系统,导致出水水质异常(如 pH 值超标、出现异味或化学残留)。尤其在饮用水或食品加工用纳滤系统中,药剂残留可能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,需格外注意冲洗环节的彻底性。

  清洗流程不规范,出现操作盲区

  预处理缺失:清洗前未排空膜系统内的残留原液,导致清洗剂被稀释,或原液中的污染物与清洗剂发生不良反应,生成新的沉淀。

  忽略死角清洁:膜组件的接口、密封圈、管道弯头等处易形成清洗盲区,若未针对性处理,这些部位的污染物会持续扩散,导致清洗后膜性能反复下降。

  未结合物理清洗:对于附着较紧的胶体或颗粒物污染,仅靠化学清洗难以彻底去除,若未配合反冲洗、脉冲冲洗等物理方式,会影响整体清洗效果。

  纳滤膜元件的清洗需兼顾科学性与规范性,从污染判断、清洗剂选择到参数控制、流程执行,每个环节都需细致把控。了解常见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性规避,才能确保清洗效果,维持膜元件的长期稳定运行,为过滤系统的高效发挥提供保障。

上一篇:如何判断超滤膜元件是否需要清洗 下一篇:EDI装置清洗的注意事项


膜清洗技术
膜清洗价格
膜清洗药剂
我们的客户

上海反渗透膜清洗技术在使用时需考虑因素

RO清洗箱:清洗箱的大小要求能容纳从软管、管道和压力容器中排出的水;该清洗箱应设计成能100%排空;容易添加和...

2022-11-22


深圳RO生物膜反应器对于处理印染废水应用案例

印染废水的水量较大,占到了全部工业废水的百分之十,具有有机物含量高、COD值大、色度高、酸碱度变化大等特点,...

2022-11-22


RO反渗透膜对苦咸水预处理工程案例分析

由于苦咸水进水水质变化范围极大,首先必须了解水质特性后在进行水质全分析及设计RO反渗透系统。化学性质是苦...

2022-11-22